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学校主页
研究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02 浏览人次: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化学人才,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开发、工程技术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方向

1、化学工程:① 能源化工;② 环境化工;③ 材料化工;④ 资源化工;⑤ 化工环保

2、化学工艺:① 精细有机品的合成及应用;② 催化工艺与技术;③ 建筑节能材料;④ 材料防腐技术;⑤ 助剂与日用化学品

3、应用化学:① 光电材料研究及应用;② 现代分析技术研究及应用;③ 功能材料研究及应用;④ 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

4、生物化工:① 生物资源化学与工程;② 环境生物工程;③ 生物化工工艺;④ 生物新材料

三、培养方式

1、研究生的指导方式可以是导师个人或指导小组指导;指导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及指导小组的学术群体作用。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培养与成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鼓励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培养,推进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积极探索研究生协同培养路径。

3、课程教学以研究生为主体,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尊重和激发研究生兴趣,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学术鉴别能力。

4、从文献阅读、社会调查、信息采集、科研选题、试验实验、资料分析、学术讨论、学术报告、论文撰写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系统严格的科研训练,通过科研实践锻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

四、学习年限与学分

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硕士研究生的基准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但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4年(含休学时间)。

2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不少于3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要求修满28学分(学位课程须达到19学分),必修环节要求修满2学分。

3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学科规定条件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毕业,但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五、课程设置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由学位课、非学位课、补修课三个部分组成。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具体课程信息见《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六、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研究生均须参加,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成绩在合格及以上者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必修环节要求修满2学分,否则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1、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硕士生的教学实践时间应不少于40学时,由指导教师和教研室主任负责安排、检查和指导,最后写出考核评语,合格者记1学分。教学实践的目的是使研究生对本门学科的教学、科研、生产工作有直接初步的锻炼。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可以是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本科生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辅导工作。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二选一,社会实践应不少于15日。

2、学术活动:学术活动1学分,硕士生应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10次以上(含10次)学术活动,其中至少作2次学术报告(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参加必修环节的情况须记入《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实践活动登记本》或《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本》。必修环节由导师和研究生所在学院负责安排、指导、检查和考核。

3、中期考核

为了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考核工作既是对研究生本人的检查,同时也能起到交流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的作用。研究生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完成,具体办法按《武汉轻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科学研究

研究生科研训练是通过各种科学研究活动,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手段、方法和技能,培养和训练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过程。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科研训练与理论知识学习一同贯穿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始终,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研究环节的形式主要包括(至少满足其一):

1、科研训练:参加研究生创新基金申请并获得批准;

2、科技竞赛:参加院级或院级以上的科技论文报告会或者其它形式且与专业相关的竞赛并获奖。

3、学术沙龙: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做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报告或者参加其它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沙龙活动或者学术会议,并做专题报告。

4、其它经院学术委员会认定的科研训练形式。

科学研究的考核:完成以上形式的科学研究1次以上并撰写总结报告,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认定后可获得答辩资格。

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士答辩和硕士学位论文等基本要求详见《武汉轻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修订)》(轻工大行发〔2021〕105 号)。

1、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者必须完成科学研究环节的科研训练并获得相应学分。

2、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

3、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8个月。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见《武汉轻工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

4、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进行考查。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5、学术硕士研究生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视为满足毕业要求:(1)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第二作者(导师第一),且武汉轻工大学为第一单位,在有正式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录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及以上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或者普通期刊论文不少于2篇。(2)申请人以非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或录用)与本人学位论文直接相关、且被 SCI 收录的论文(同一篇文章,作为申 请学位条件时只能使用一次),并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 学位: ① 1.0≤影响因子<3.0 或 JCR 二区,研究生为前二作者之一,导师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② 3.0≤影响因子<6.0或JCR一区,研究生为前三作者之一, 导师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③ 影响因子≥10,研究生为前四作者之一,导师为第一作 者或通讯作者。(3)硕士生排一或排二(导师排一)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且武汉轻工大学为第一单位。(4)申请人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状态进入公开阶段,且专利内容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5)申请人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获奖1项,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三等奖(排名第1),具体赛事清单见《武汉轻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修订)》。

九、文献阅读目录

书目、期刊清单附于培养方案之后,具体信息详见《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十、其它规定

1、研究生须根据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2、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研究生能否毕业和学位授予的基本依据。

3、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等项目,均按照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考核。

4、其它培养环节(如中期考核等)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5.需按要求完成科学研究中规定的科研训练项目,并通过考核方可参加答辩。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开课单位

备注

1

2

3

公共

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考试

马克思学院

本学科全体

硕士生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考试

马克思学院

研究生基础英语

48

2

考试

外语学院

研究生英语写译

36

1.5

考试

外语学院

研究生专业英语

36

1.5

考试

化环学院

基础

学位课

高等有机化学

48

3

考试

化环学院

现代仪器分析

36

2

考试

食品学院

专业

学位课

波谱分析

32

2

考试

化环学院

分离科学与技术

32

2

考试

化环学院

电化学原理及方法

32

2

考试

化环学院

公共

选修课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32

2

考查

电气学院

二选一

信息检索

18

1

考查

数计学院

专业

选修课

工业催化技术

32

2

考查

化环学院

至少修满8学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32

2

考查

化环学院

生物能源技术

32

2

考试

化环学院

功能纳米材料

32

2

考查

化环学院

表面与胶体化学

32

2

考查

化环学院

有机合成与设计

32

2

考查

化环学院

环境分析化学

32

2

考试

化环学院

化学化工前沿

32

2

考查

化环学院

补修

本科

课程

无机化学

32

2

考查

化环学院

任选其中两门课

有机化学

32

2

考查

化环学院

物理化学

32

2

考查

化环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术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备注

(必读或选读)

1

科技论文写作入门

张孙玮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必读

2

有机化学结构与功能

[美]K.彼得C.福尔哈特,化学工业出版社

必读

3

有机人名反应及机理

蔡国斌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必读

4

波谱解析法

苏克曼等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必读

5

色谱学导论

达世禄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必读

6

化工实验及开发技术

李丽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必读

7

化工项目设计训练-通过案例研究学习设计

余立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必读

8

工业精细有机合成原理

钱旭红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必读

9

药物中间体合成工艺

陈立功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必读

10

新药研发中的化学和工艺

范如霖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选读

11

有机溶剂中毒预防指南

江朝强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选读

12

无机精细化工

姚守信等,四川大学出版社

选读

13

化工过程开发

于遵宏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选读

14

医药中间体生产实用技术手册

金维高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选读

15

溶剂手册

程能林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选读

16

①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②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③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选读

17

①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②Advanced   Materials;③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