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301)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国际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工业及相关过程工业,尤其在生物质资源利用、天然产物化学品及绿色低碳技术领域,胜任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自主终身学习,有潜质成为引领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卓越人才。
目标1: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正确、进步、高尚的审美观和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拥有健康的体魄。
目标2:具有坚实的科学、工程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工程开发工具,具有运用专业策略及方法表述、分析及破解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目标3:能在化工、能源、材料、轻工、医药、食品、营养、健康、环保等相关行业中,胜任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等岗位的工作。
目标4: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和合作理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在生产、设计或科研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
二、专业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化学工程及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复杂化工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化工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规划针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化工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化工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针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适应社会和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
表1本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培养目标 |
(素质)目标1 |
(能力)目标2 |
(职业)目标3 |
(发展)目标4 |
1、工程知识 |
√ |
|||
2、工程问题分析 |
√ |
√ |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 |
√ |
||
4、研究 |
√ |
√ |
||
5、使用现代工具 |
√ |
√ |
||
6、工程与社会 |
√ |
√ |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 |
√ |
||
8、职业规范 |
√ |
|||
9、个人和团队 |
√ |
|||
10、沟通 |
√ |
|||
11、项目管理 |
√ |
√ |
||
12、终身学习 |
√ |
三、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资源化工工艺、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
专业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见下页):
表2主要课程与毕业能力要求关系矩阵图
毕业要求 |
1、工程知识 |
2、工程问题分析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研究 |
5、使用现代工具 |
6、工程与社会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8、职业规范 |
9、个人和团队 |
10、沟通 |
11、项目管理 |
12、终身学习 |
||||||||||||||||||||||||||
内涵观测点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
序号 |
类别 |
名称 |
||||||||||||||||||||||||||||||||||||
1 |
人文社科类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M |
M |
||||||||||||||||||||||||||||||||||
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M |
M |
|||||||||||||||||||||||||||||||||||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M |
M |
|||||||||||||||||||||||||||||||||||
4 |
形势与政策 |
M |
M |
|||||||||||||||||||||||||||||||||||
5 |
思想政治实践 |
M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M |
M |
|||||||||||||||||||||||||||||||||||
7 |
大学英语读写译 |
M |
M |
|||||||||||||||||||||||||||||||||||
8 |
大学英语视听说 |
M |
M |
|||||||||||||||||||||||||||||||||||
9 |
军事理论 |
L |
M |
|||||||||||||||||||||||||||||||||||
10 |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 |
高等数学Ⅰ |
M |
M |
L |
L |
L |
|||||||||||||||||||||||||||||||
11 |
大学物理Ⅱ |
M |
M |
M |
||||||||||||||||||||||||||||||||||
12 |
大学物理实验Ⅱ |
M |
M |
|||||||||||||||||||||||||||||||||||
13 |
无机及分析 |
M |
M |
L |
M |
H |
||||||||||||||||||||||||||||||||
14 |
无机及分析实验I |
M |
M |
M |
H |
|||||||||||||||||||||||||||||||||
15 |
概率统计Ⅰ |
L |
M |
M |
||||||||||||||||||||||||||||||||||
16 |
线性代数 |
M |
M |
L |
||||||||||||||||||||||||||||||||||
17 |
工程基础与专业类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H |
M |
M |
|||||||||||||||||||||||||||||||||
18 |
C语言程序设计 |
M |
M |
|||||||||||||||||||||||||||||||||||
19 |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
M |
M |
|||||||||||||||||||||||||||||||||||
20 |
工程制图Ⅰ |
M |
M |
M |
||||||||||||||||||||||||||||||||||
21 |
电工与电子技术Ⅲ |
M |
L |
M |
||||||||||||||||||||||||||||||||||
22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M |
H |
H |
H |
H |
||||||||||||||||||||||||||||||||
23 |
有机化学III |
H |
M |
M |
L |
|||||||||||||||||||||||||||||||||
24 |
物理化学 |
H |
M |
M |
M |
|||||||||||||||||||||||||||||||||
25 |
化工原理Ⅰ |
M |
H |
H |
H |
M |
H |
|||||||||||||||||||||||||||||||
26 |
化工热力学Ⅰ |
H |
H |
H |
M |
H |
M |
|||||||||||||||||||||||||||||||
27 |
化学反应工程 |
H |
H |
H |
M |
H |
M |
|||||||||||||||||||||||||||||||
28 |
化工设计 |
H |
H |
H |
H |
H |
||||||||||||||||||||||||||||||||
29 |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 |
M |
M |
H |
||||||||||||||||||||||||||||||||||
30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
M |
M |
M |
||||||||||||||||||||||||||||||||||
31 |
化工分离工程 |
H |
M |
H |
H |
H |
||||||||||||||||||||||||||||||||
32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H |
H |
M |
H |
H |
||||||||||||||||||||||||||||||||
33 |
化工导论 |
H |
M |
M |
||||||||||||||||||||||||||||||||||
34 |
化工制图与CAD |
H |
H |
M |
||||||||||||||||||||||||||||||||||
35 |
现代仪器分析 |
H |
L |
H |
M |
M |
||||||||||||||||||||||||||||||||
36 |
化工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
H |
M |
H |
H |
H |
||||||||||||||||||||||||||||||||
37 |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 |
H |
M |
H |
H |
H |
||||||||||||||||||||||||||||||||
38 |
资源化工工艺 |
H |
H |
M |
H |
M |
||||||||||||||||||||||||||||||||
39 |
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类 |
化工原理实验I |
H |
M |
H |
|||||||||||||||||||||||||||||||||
40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H |
M |
M |
H |
|||||||||||||||||||||||||||||||||
41 |
有机化学实验 |
M |
M |
M |
H |
|||||||||||||||||||||||||||||||||
42 |
物理化学实验IV |
H |
M |
H |
H |
|||||||||||||||||||||||||||||||||
43 |
仪器分析实验 |
H |
H |
H |
||||||||||||||||||||||||||||||||||
44 |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 |
M |
M |
|||||||||||||||||||||||||||||||||||
45 |
协同创新实践 |
M |
H |
H |
H |
M |
||||||||||||||||||||||||||||||||
46 |
化工专业综合实验 |
M |
M |
H |
M |
H |
||||||||||||||||||||||||||||||||
47 |
农副资源高值化利用设计性实验 |
M |
H |
H |
M |
M |
||||||||||||||||||||||||||||||||
48 |
认知实习 |
M |
M |
H |
M |
|||||||||||||||||||||||||||||||||
49 |
毕业实习 |
M |
M |
H |
M |
M |
H |
|||||||||||||||||||||||||||||||
50 |
毕业设计 |
H |
H |
H |
H |
M |
H |
H |
H |
H |
||||||||||||||||||||||||||||
51 |
毕业论文 |
H |
H |
H |
H |
M |
H |
H |
H |
H |
||||||||||||||||||||||||||||
52 |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
H |
H |
M |
M |
M |
M |
注:H代表强支撑;M代表中等强度支撑;L代表弱强度支撑
四、课程毕业要求内涵观测点分解方案
表4课程毕业要求内涵观测点分解
毕业要求 |
内涵观测点 |
支撑课程 |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化学工程及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复杂化工工程问题 |
1.1观察描述: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用于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 |
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Ⅱ、无机及分析、概率统计Ⅰ、工程制图Ⅰ、有机化学III、物理化学 |
1.2抽象建模:能够针对化工过程单元或系统建立合适的模型,并可实施理想状态下边界条件求解。 |
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Ⅱ、线性代数、工程制图Ⅰ、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 |
|
1.3推演运行:能将相关知识及数学模型方法用于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分析和推演,判别过程极限及优化方向。 |
高等数学Ⅰ、概率统计Ⅰ、线性代数、物理化学、化工原理Ⅰ、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
|
1.4评价比较:能将化工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和综合。 |
概率统计Ⅰ、电工与电子技术Ⅲ 、有机化学III、化工原理Ⅰ、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 |
|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化学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2.1提取关键: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复杂化工问题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因素。 |
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Ⅱ、无机及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原理Ⅰ、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2.2运用原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复杂化学工程问题。 |
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实验Ⅱ、线性代数、物理化学、化工原理Ⅰ、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
2.3文献途径:认识到化学工程问题解决途径的多样性,并能够利用文献查询和对比研究寻求替代性的解决方案。 |
无机及分析、化工原理Ⅰ、化工热力学、现代仪器分析、资源化工工艺、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IV |
|
2.4获取结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文献研究信息,分析多个因素对化工问题的影响并获得有效结论。 |
有机化学III、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现代仪器分析 |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规划针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3.1设计目标:掌握化工设计和产品开发的全周期、全流程设计思路和基本方法,能够根据特定工程需求确立设计/开发任务目标及关键因素。 |
化工设计、资源化工工艺、毕业实习、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
3.2单元/系统设计:能够针对设计/开发任务目标,实施单元或系统的工艺、装备和控制设计并体现出创新意识。 |
化工设计、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
|
3.3方案调优(非技术因素):能够基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调整或优化设计。 |
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
|
3.4方案表达:能够应用设计报告、说明书、工程图或计算机程序等化工专业范式展示设计结果。 |
化工设计、化工制图与CAD、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
|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4.1思路假设:能够基于科学原理结合文献研究,提出关于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或合理假设。 |
无机及分析、有机化学III、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农副资源高值化利用设计性实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
4.2研究方案:能够研究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并设计实验方案。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IV、化工专业综合实验、农副资源高值化利用设计性实验、毕业论文 |
|
4.3试验验证:能够基于所选路线或方案选用或构建实验系统,安全规范地开展实验,并正确采集实验数据或记录实验现象。 |
大学物理实验Ⅱ、无机及分析实验I、化工原理实验I、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IV、化工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论文 |
|
4.4推导结论: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通过信息综合验证或证伪提出的思路或假设。 |
无机及分析实验I、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化工原理实验I、化工专业综合实验、农副资源高值化利用设计性实验、毕业论文 |
|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选择、使用与开发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5.1了解工具:了解化工专业常用现代分析和测试仪器、信息技术工具、数据分析、工程设计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
无机及分析、无机及分析实验I、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Ⅲ、现代仪器分析、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
5.2运用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恰当选择并正确使用仪器、信息资源、软件开展分析、计算或设计工作。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制图与CAD、现代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
|
5.3开发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选用或开发满足需求的现代工具实施预测或模拟,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
电工与电子技术Ⅲ、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农副资源高值化利用设计性实验 |
|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化工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6.1专业规则:了解化工专业相关领域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监管体制、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体系。 |
工程制图Ⅰ、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制图与CAD、仪器分析实验 |
6.2评估影响:能够理解和评估化工领域工程实践及创新开发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相互影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化工原理Ⅰ、化工导论、协同创新实践 |
|
6.3风险防控:能够理解和分析化工工程实践和技术开发中的HSE风险和危害因子,并能够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
无机及分析实验I、有机化学实验、化工专业综合实验 |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7.1环保理念: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内涵,知晓化工实践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
形势与政策、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分离工程、资源化工工艺 |
7.2环评治污:知晓化工实践中常见污染物及治理技术,能够评价产品周期中化学工程实践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
化工安全与环保、资源化工工艺、认知实习、毕业实习 |
|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化工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8.1价值道德:了解国际和国内形势及国家重大发展决策,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军事理论、化工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协同创新实践 |
8.2法规意识:理解并遵守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规范;知晓并主动践行一般性和化工专业性法律法规。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化工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物理化学实验IV、毕业实习 |
|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9.1个人责任:能够在多学科背景团队中,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
协同创新实践、化工专业综合实验、农副资源高值化利用设计性实验、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
9.2团队协作:能够正确认识团队对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组织、协调或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
军事理论、化工原理实验I、协同创新实践、认知实习 |
|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化工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10.1公众沟通:能够就专业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回应质疑,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 |
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
10.2国际视野:对专业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与产业状况有基本了解,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形势与政策、化工导论、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
|
10.3语言工具: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 |
大学英语读写译、大学英语视听说、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
|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11.1组织构架:了解现代化工企业和项目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架和管理流程。 |
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毕业实习 |
11.2工程经济:了解化工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
化工设计、化工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认知实习 |
|
11.3项目管理:掌握化工工程项目管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运用于多学科环境(包括模拟环境)中的设计或开发过程。 |
化工设计、化工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资源化工工艺、协同创新实践、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
|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适应社会和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 |
12.1学习动机及规划:能够从个人发展或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能够自主提出学习目标和方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化工热力学Ⅰ、化工导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 |
12.2(技术)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学习并基于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和关联,包括理解、归纳、总结和提出技术问题。 |
大学英语读写译、大学英语视听说、化学反应工程、现代仪器分析、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
五、修业年限、学分要求和授予学位类别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
毕业要求:1.修满学分161;2.完成素质拓展学分要求内容,具体要求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分表和《武汉轻工大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轻工大普教〔2020〕20号);3.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本专业必修课程中: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27学分,占比16.77%(占总学分的15%以上,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与专业类课程50学分,占比31.06%(占总学分的30%以上,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36学分,占比22.3%(占总学分的20%以上,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31学分,占比19.25%(占总学分的15%以上,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表5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分表
课程性质 |
学分 |
|
必修课 |
通识教育课 |
38.0 |
学科基础课 |
48.0 |
|
专业课 |
33.0 |
|
实践教学 |
32.0 |
|
选修课 |
通识教育课 |
4.0 |
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 |
6.0 |
|
学分 |
合计 |
161 |
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
六、培养措施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得到培养和训练。
2.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保证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结合本专业特点,注意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选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选修2学分的美育类以及2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指导和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微专业、辅修专业及辅修学位,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
4.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考核内容、考核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倡导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空间。考核内容应当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考核方式应当灵活多样。
5.实施3至6年弹性修业年限和学籍预警机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空间。
6.鼓励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对基础较好、有一定能力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参与有课题的老师的科研工作,活跃学生科研活动;对参与创新科技活动并获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相应学分。
七、通识教育必修课模块教学进程表(附表1)
八、学科基础课必修课模块教学进程表(附表2)
九、专业课必修课模块教学进程表(附表3)
十、选修课建议修读课程列表(附表4)
十一、各学期时间分配及进程计划表(附表5)
十二、集中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附表6)
十三、学时学分分布及比例表(附表7)
附表1
通识教育课模块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英文名称 |
学分 |
总 学时(执行学时) |
理论授课(执行学时) |
实验/ 上机/ 实践 (训)(执行学时) |
课程性质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开课 部门 |
备注 |
GEEC1001 |
军事理论 |
Military Theory |
2.0 |
32 |
32 |
必修 |
考查 |
1 |
武装部 |
||
SPTS2101 |
大学体育1 |
College PE 1 |
1.0 |
16(32) |
16(32) |
必修 |
考查 |
1 |
体育 课部 |
||
SPTS2102 |
大学体育2 |
College PE 2 |
1.0 |
16(32) |
16(32) |
必修 |
考查 |
2 |
体育 课部 |
||
SPTS2103 |
大学体育3 |
College PE 3 |
1.0 |
16(32) |
16(32) |
必修 |
考查 |
3 |
体育 课部 |
||
SPTS2104 |
大学体育4 |
College PE 4 |
1.0 |
16(32) |
16(32) |
必修 |
考查 |
4 |
体育 课部 |
||
SPTS2105 |
大学体育5 |
College PE 5 |
1.0 |
16(32) |
32 |
16(32) |
必修 |
考查 |
5 |
体育 课部 |
体育 测试 |
FORL2204 |
大学英语读写译1 |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I |
2.0 |
32 |
32 |
必修 |
考试 |
1 |
外国语学院 |
||
FORL2208 |
大学英语视听说1 |
College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 |
1.0 |
16 |
16 |
必修 |
考试 |
1 |
外国语学院 |
||
FORL2205 |
大学英语读写译2 |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II |
2.0 |
32 |
32 |
必修 |
考试 |
2 |
外国语学院 |
||
FORL2209 |
大学英语视听说2 |
College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I |
1.0 |
16 |
16 |
必修 |
考试 |
2 |
外国语学院 |
||
FORL2206 |
大学英语读写译3 |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III |
2.0 |
32 |
32 |
必修 |
考试 |
3 |
外国语学院 |
通过外语水平考试者可选中文写作1、2 |
|
FORL2210 |
大学英语视听说3 |
College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II |
1.0 |
16 |
16 |
必修 |
考试 |
3 |
外国语学院 |
||
FORL2107 |
大学英语读写译4 |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IV |
2.0 |
32 |
32 |
必修 |
考试 |
4 |
外国语学院 |
||
FORL2214 |
大学英语视听说4 |
College English View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V |
1.0 |
16 |
16 |
必修 |
考试 |
4 |
外国语学院 |
||
COMP2511 |
C语言程序设计 |
C Language Programming |
2.0 |
32 |
32 |
必修 |
考试 |
1 |
数计 学院 |
||
COMP2512 |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
C Language Programming Experiments |
2.0 |
32 |
32 |
必修 |
考试 |
1 |
数计 学院 |
||
IPTC2101 |
思想道德与法制 |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
2.5 |
40 |
40 |
必修 |
考查 |
1 |
马克思学院 |
||
IPTC21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2.5 |
40 |
40 |
必修 |
考查 |
2 |
马克思学院 |
||
IPTC21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2.5 |
40 |
40 |
必修 |
考试 |
3 |
马克思学院 |
||
IPTC2108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Conspectus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3 |
48 |
48 |
必修 |
考试 |
4 |
马克思学院 |
||
IPTC2107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Conspectus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5 |
40 |
40 |
必修 |
考试 |
4 |
马克思学院 |
||
IPTC2110 |
形势与政策 |
Situation and Policy |
2.0 |
32(64) |
32(64) |
必修 |
考查 |
1-8 |
马克思学院 |
||
必修课合计 |
40 |
640(720) |
624(688) |
32 |
注:带括号的为课外学时。
附表2
学科基础课模块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英文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执行学时) |
理论授课(执行学时) |
实验/上机/实践(训)(执行学时) |
课程性质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开课部门 |
备注 |
MATH2215 |
高等数学I1 |
Advanced Mathematics I1 |
5.0 |
80 |
80 |
必修 |
按照大纲要求考核 |
1 |
数计学院 |
||
MATH2202 |
高等数学I2 |
Advanced Mathematics I2 |
5.0 |
80 |
80 |
必修 |
2 |
数计学院 |
|||
MATH2214 |
概率统计 |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
2.0 |
32 |
32 |
必修 |
3 |
数计学院 |
|||
MATH2211 |
线性代数 |
Linear Algebra |
2.0 |
32 |
32 |
必修 |
4 |
数计学院 |
|||
MECH2502 |
工程制图I |
Engineering Drawing I |
2.5 |
40 |
40 |
必修 |
1 |
机械学院 |
|||
PHYS2103 |
大学物理II1 |
CollegePhysics II1 |
3.5 |
56 |
56 |
必修 |
2 |
电气学院 |
|||
PHYS2104 |
大学物理II2 |
CollegePhysics II2 |
2.0 |
32 |
32 |
必修 |
3 |
电气学院 |
|||
PHYS2120 |
大学物理实验II |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II |
1.5 |
24(32) |
24(32) |
必修 |
3 |
电气学院 |
|||
CHEM2452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
4.0 |
64 |
64 |
必修 |
1 |
化环学院 |
|||
CHEM2511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I |
The Experiment of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I |
2.0 |
32(40) |
32(40) |
必修 |
2 |
化环学院 |
|||
CHEM2419 |
有机化学III |
Organic Chemistry III |
3.0 |
48 |
48 |
必修 |
2 |
化环学院 |
|||
CHEM2731 |
物理化学III |
Physical ChemistryIII |
3.0 |
48 |
48 |
必修 |
3 |
化环学院 |
|||
CHEM2603 |
有机化学实验III |
The Experi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III |
1.5 |
24(35) |
24(35) |
必修 |
2 |
化环学院 |
|||
CHEM2485 |
物理化学实验IV |
The Experiment of Physical Chemistry IV |
1.5 |
24(32) |
24(32) |
必修 |
3 |
化环学院 |
|||
ELEC3503 |
电工与电子技术III |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II |
2.0 |
32 |
32 |
必修 |
3 |
电气学院 |
|||
CHEM4152 |
化工原理I1 |
Units oper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I1 |
3.5 |
56 |
56 |
必修 |
4 |
化环学院 |
|||
CHEM4153 |
化工原理I2 |
Units oper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I2 |
2.5 |
40 |
40 |
必修 |
5 |
化环学院 |
|||
CHEM4155 |
化工原理实验 |
Experiment of units oper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
1.5 |
24(36) |
24(36) |
必修 |
5 |
化环学院 |
|||
必修课小计 |
48 |
768(815) |
640 |
128(175) |
附表3
专业课模块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英文名称 |
学分 |
总 学时(执行学时) |
理论授课(执行学时) |
实验/上机/实践(训(执行学时)) |
课程性质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开课部门 |
备注 |
CHEM4151 |
化工导论 |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
1.0 |
16 |
16 |
必修 |
1 |
化环学院 |
4-11周 |
||
CHEM4160 |
现代仪器分析 |
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analysis |
2.0 |
32 |
32 |
必修 |
3 |
化环学院 |
|||
CHEM4140 |
化工热力学 |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I |
3.0 |
48 |
48 |
必修 |
4 |
化环学院 |
周学时4 |
||
CHEM4164 |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 |
Chemical Instrument And Automation |
2.0 |
32 |
32 |
必修 |
4 |
化环学院 |
|||
CHEM4162 |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Experiment Design and Data Processing |
1.5 |
24 |
24 |
必修 |
4 |
化环学院 |
|||
CHEM4163 |
仪器分析实验 |
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 |
1.0 |
16(24) |
16(24) |
必修 |
4 |
化环学院 |
|||
CHEM4179 |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 |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
1.5 |
24 |
24 |
必修 |
5 |
化环学院 |
|||
CHEM4178 |
化学反应工程 |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
3.0 |
48 |
48 |
必修 |
6 |
化环学院 |
|||
CHEM4166 |
资源化工工艺 |
Chemical process technology:from raw materials to products |
2.0 |
32 |
32 |
必修 |
5 |
化环学院 |
|||
MECH4314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
Fundamental Chemical process Equipment I |
2.0 |
32 |
32 |
必修 |
6 |
机械学院 |
期末设化工设备课程设计 |
||
CHEM4167 |
化工分离工程 |
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 |
2.0 |
32 |
32 |
必修 |
6 |
化环学院 |
周学时4,1-8周 |
||
CHEM4168 |
化工设计 |
Desig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2.0 |
32 |
32 |
必修 |
6 |
化环学院 |
周学时4,9-16周 |
||
CHEM4169 |
化工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
Chemical Technology Economic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
2.0 |
32 |
32 |
必修 |
6 |
化环学院 |
周学时4,1-8周 |
||
CHEM4170 |
化工安全与环保 |
Chemical safety and enviromental protection |
2.0 |
32 |
32 |
必修 |
5 |
化环学院 |
|||
CHEM4171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 |
2.0 |
32 |
32 |
必修 |
6 |
化环学院 |
周学时4 9-16周 |
||
CHEM4165 |
化工制图与CAD |
Chemical Engineering Cartography and CAD |
1.5 |
24 |
16 |
8 |
必修 |
2 |
化环学院 |
||
CHEM4173 |
化工专业综合实验 |
Chemical Engineering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
2.5 |
40(60) |
40(60) |
必修 |
7 |
化环学院 |
|||
必修课小计 |
33 |
528(556) |
464 |
64(92) |
附表4
选修课建议修读课程列表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英文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执行学时) |
理论授课(执行学时) |
实验/上机/实践(训)(执行学时) |
课程类别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开课部门 |
备注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4.0 |
64 |
通识课 |
按照大纲要求考核 |
7 |
人文、美育类各2学分 |
|||||
CHEM4180 |
绿色化学化工 |
Green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
1.5 |
24 |
24 |
选修 |
按照大纲要求考核 |
5 |
化环学院 |
生物质材料与新能源方向 周学时4 |
|
CHEM4181 |
天然高分子材料 |
Natural Polymer material |
1.5 |
24 |
24 |
选修 |
5 |
化环学院 |
|||
CHEM4182 |
资源化工过程仿真 |
Numerical study on chemical process of resource |
1.5 |
24 |
24 |
选修 |
6 |
化环学院 |
|||
CHEM4183 |
生物能源技术 |
Bioenergy Technology |
1.5 |
24 |
24 |
选修 |
6 |
化环学院 |
|||
CHEM4184 |
绿色催化过程 |
Green catalytic process |
1.5 |
24 |
24 |
选修 |
5 |
化环学院 |
|||
CHEM4185 |
生物化学概论 |
Introduction to biochemistry |
1.5 |
24 |
24 |
选修 |
6 |
化环学院 |
|||
CHEM4186 |
胶原蛋白 |
Introduction to Collagen |
1.5 |
24 |
24 |
选修 |
按照大纲要求考核 |
6 |
化环学院 |
天然产物及化妆品方向 周学时4 |
|
CHEM4187 |
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 |
Applied 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
1.5 |
24 |
24 |
选修 |
5 |
化环学院 |
|||
CHEM4188 |
精细有机单元合成反应 |
Fine Organic Synthesis Unit Reaction |
1.5 |
24 |
24 |
选修 |
6 |
化环学院 |
|||
CHEM4189 |
香料香精化学 |
Fragrance & Flavor Chemistry |
1.5 |
24 |
24 |
选修 |
5 |
化环学院 |
|||
CHEM4190 |
天然产物化学 |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
1.5 |
24 |
24 |
选修 |
5 |
化环学院 |
|||
CHEM4191 |
化妆品工艺学 |
Cosmet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
1.5 |
24 |
24 |
选修 |
6 |
化环学院 |
|||
CHEM4192 |
化工环保设备基础 |
Fundamental Chemical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
1.5 |
24 |
24 |
选修 |
按照大纲要求考核 |
5 |
化环学院 |
低碳技术与绿色化工方向 周学时4 |
|
CHEM4193 |
环境化工工艺 |
Chemical Technologi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1.5 |
24 |
24 |
选修 |
5 |
化环学院 |
|||
CHEM4194 |
化工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 |
Chemic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Treatment Technology |
1.5 |
24 |
24 |
选修 |
6 |
化环学院 |
|||
CHEM4195 |
环境化工与水土污染修复 |
Environment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Water and Soil Pollution Remediation |
1.5 |
24 |
24 |
选修 |
6 |
化环学院 |
|||
CHEM4196 |
绿色化工与清洁生产 |
Green Chemical Industry and Cleaner Production |
1.5 |
24 |
24 |
选修 |
6 |
化环学院 |
|||
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 |
10 |
注:通识教育选修课4学分,各专业应明确具体学分数;若有先修课程要求,应在备注栏中说明。
附表5
各学期时间分配及进程计划表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理论教学周数 |
备注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
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 |
Q |
16 |
启动协同创新实践 |
|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 |
16 |
认知实习 |
||
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
K |
16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
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
| |
Q |
Q |
16 |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农副资源高值转化设计性实验 |
七 |
— |
— |
— |
— |
— |
— |
— |
— |
Q |
Q |
Q |
Q |
Q |
Q |
Q |
Q |
K |
|K |
K |
B |
8 |
化工专业综合实验、通识选修课、辅导重修课 ,农副资源高值转化设计性实验,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毕业实习(仿真实习) |
八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 |
— |
— |
0 |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
符号说明:“—”理论实验教学;“×”假期;“|”期末考试;“△”毕业教育;“※”军事理论与军训;“0”入学教育;“J”金工实习;“D”电工电子实习;“K”课程设计;“Z”专业实习;“S”认知实习;“C”制图测绘;“B”毕业实习与设计;“Q”其它实践性环节,并在备注中标明。
附表6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序号 |
课程代码 |
名称 |
英文名称 |
课程性质 |
周数 |
学分 |
执行 学期 |
备注 |
1 |
GEEC1003 |
军事技能训练 |
Military Skill Training |
必修 |
2 |
2 |
1 |
|
2 |
IPTC2109 |
思想政治实践 |
Practice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
必修 |
2 |
2 |
1-4 |
|
3 |
CHEM4199 |
协同创新实践 |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ractice |
必修 |
2 |
2 |
3-7 |
第3学期启动, 第7学期完成 |
4 |
PRAC1311 |
认知实习 |
Cognition practice |
必修 |
1 |
1 |
5 |
第4学期-第5学期假期 |
5 |
CHEM4158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必修 |
2 |
2 |
5 |
先修《化工原理》 |
|
6 |
MECH4302 |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 |
Course design of chemical equipment |
必修 |
1 |
1 |
6 |
先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
7 |
CHEM4176 |
农副资源高值转化设计性实验 |
Design Experiment of high-valu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resources |
必修 |
2 |
2 |
6-7 |
第6学期启动, 第7学期完成 |
8 |
CHEM4175 |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
Course Desig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 |
必修 |
3 |
3 |
7 |
|
9 |
PRAC1340 |
毕业实习 |
Graduation Practice |
必修 |
3 |
3 |
7-8 |
第7学期 设仿真实习 |
10 |
PRAC1350 |
毕业设计(论文) |
Graduation Project(Thesis) |
必修 |
14 |
14 |
8 |
|
合计 |
32 |
附表7
表7-1专业学时学分分布表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学时 |
学分 |
通识教育课 |
必修课 |
608 |
38 |
选修课 |
64 |
4 |
|
小计 |
672 |
42 |
|
学科基础课与 专业课 |
学科基础必修课 |
768 |
48 |
专业必修课 |
528 |
33 |
|
选修课 |
96 |
6 |
|
小计 |
1392 |
87 |
|
课内学时总计 |
2064 |
129 |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必修 |
512 |
32 |
总学时、学分 |
合计 |
2576 |
161 |
表7-2 专业学时学分比例表
项目 |
学时 |
学分 |
百分比(%) |
||
必修课与选修课 |
必修课 |
2614 |
151 |
93.8 |
|
选修课 |
160 |
10 |
6.2 |
||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 |
理论教学 |
理论课 |
18008 |
112.5 |
69.9 |
实践教学 |
实验课 |
264 |
16.5 |
10.2 |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512 |
32 |
19.9 |
注:1.以上7-1、7-2表格中的理论课、实验课均按16学时1学分计算;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按每周1学分计算,1学分对应16学时。
2.7-2表格中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选修课=总学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总学分。
理论课:不含理论课中设置的实验课学时/学分。
实践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实验课(含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学时/学分+上机学时/学分+理论课中设置的实验课学时/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