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环学院举办“化环学院教师发展及学术交流论坛系列活动”(十一)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人次:
4月20日上午,化环学院邀请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徐吉静教授来校交流,并做题为《金属空气电池关键材料研究》的学术报告。此次活动也是化环学院教师发展及学术交流论坛系列活动的第十场。论坛由院长闫俊涛教授主持,学院教师、研究生及功能材料专业本科生参加。
会上,徐吉静教授基于团队长期在金属空气电池领域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团队开展研究的思路,以及近期取得的成果。金属−空气电池拥有2-10倍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并可同时拥有可再充电池和燃料电池的优点,是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优选方案。但目前该电池体系还面临正极反应动力学缓慢、电解液分解、负极锂枝晶等诸多挑战,制约了其实际性能发挥和产业化应用。针对这些问题,徐教授带领团队以提高固态电解质稳定性为导向,研发了基于多孔材料的新型固态电解质,提出“多孔材料基固态电解质”新概念,揭示了锂离子“分子孔道传输”机制,解决了液态金属−空气电池中电解液挥发/分解和固态电池中电解质稳定性差的难题,构筑了高安全、高稳定固态金属−空气电池器件。与此同时,徐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外场辅助”提升金属−空气电池反应动力学的新策略,开发了多种“外场辅助”空气正极材料,揭示了外场增强正极反应动力学机制,构筑了高性能外场辅助金属−空气电池器件。与会老师与研究生就报告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
(撰稿人:张军涛;审稿人:闫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