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至22日,备受瞩目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连日来,化环学院广大师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认真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盛况,认真聆听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畅谈感想体会。
学院党委书记王尚玉:2020年既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其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加深远。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务实奋进、提振信心。其中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是我们党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又一次生动诠释,这将更加有利于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作为学院党委负责人,当前保学生就业是当务之急,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学校的工作部署,调动所有教职员工和广大校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持续做好“一对一”帮扶工作,确保化环学院的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学院院长宋光森: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指出广大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是总结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方法论。这段时间,全院上下为研究生复试工作加班加点,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圆满的完成了招生任务,说明只要顺应新时代发展大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合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能办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质量大学。
材料化学系主任高新蕾:仅有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及“生命至上”,作为一名疫情期间滞留国外、刚刚回国的中国人,对比国内外抗疫情形,更是深有体会。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能深深体会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祖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一定要尽职尽责,认真做好工作,为祖国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环境系教工党支部书记胡文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9次提及“就业”,令人印象深刻。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党员,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就业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除了教学科研工作,会把就业工作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完成。将持续关注考研复试落榜学生,引导他们积极调剂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对于未就业学生,一方面引导他们积极投递个人简历,另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就业指导、推荐就业。
化学基础课部主任关金涛:今年的两会是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取得关键性胜利背景下召开的,中国在抗击疫情中所展现出的政治制度特色和优势。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将继续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利用专业优势,做好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毕业年级辅导员李云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作为一名高校毕业年级辅导员,将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和精准帮扶,分类指导,一人一策,促进学生就业。
化工17级学生张芸洁表示,这是一次特殊的两会,开幕式上默哀的环节令人动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国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迅速形成了抗击疫情强大合力,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的制度优势再次得以显现。作为高校学生,我也会努力将智慧和力量化作前行动力和奋斗伟力。
2020届毕业生梅悦: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国家扩大研究生、公务员等的招生比例,给予大学生就业津贴,高校之间互相帮扶等等,这一系列措施使每位毕业生感到非常暖心。一定会牢记党和国家的恩情,在今后的读研深造中,刻苦学习,积极工作,担负起社会、家庭的责任。
环科18级学生戴哲表示: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实践中锤炼自己,深入乡村社区等基层一线,更好地服务祖国人民。
环工19级学生胡建祺相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终将战胜各种困难,走向美好明天,开创属于中国的新时代。(化环学院 王春生)